今年“**”,物流订单再次刷新纪录。不过,尽管订单量猛增,包裹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速度却未放缓,似乎反倒比往年快很多。究其原因,在于一场智慧物流的变革正悄然发生。
1大数据内核驱动物流升级
“**”过后,一场全面提升智慧化水平的物流大战再度掀起。从京东、阿里、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,一方面加强物流能力的开放共享,另一方面则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化物流作为各自战略重中之重,向全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。
过去的十年,中国网络零售增长迅猛,快递包裹总量远**美国。数据显示,2015年全中国的包裹总量是207亿个。菜鸟网络CEO童文红预计,2016年包裹总量一定会突破300亿个。但多年来,中国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多而不专,且过于分散,导致商品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。同时,物流行业面临人力困难、缺乏统一标准、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挑战,传统物流模式的弊端使其难以支撑未来发展。一旦遇到“**”这类全国性大促,物流“卡壳”便成为困扰商家**和用户网购体验的魔咒。
业内人士指出,快递发展到这个阶段,业务量的争夺已无意义。从消费者偏好来看,他们并不关心是机器人配送还是智能分拣,而是关心包裹是否安全、时效性如何、配送流程能否可视化,换句话说,他们更关注消费体验。
童文红曾在2016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智慧物流分论坛演讲时指出,智慧物流是整个商业链、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基础设施,没有它可能就没有新的经济转型,“这背后是一场数据的战争,整个物流的"降本提能"**是一个全链条,从生产端到配送到消费者手上的优化,如果不能做到全链条的库存节约,互联网+物流就不能发挥真正作用。”